布施的功德與感想 建檔:陳永仁
壹、前言:
⊙前人慈悲:教導我們常歡喜布施之人,必有多種功德如影隨身。
貳、什麼是布施呢?。
⊙我們都知道,布施可以得財富。
⊙那麼,什麼是布施呢?
⊙把錢給子女,你認為不是布施;把錢給乞丐,捐助災區,搞慈善,你認為是布施。這是不一定的。
⊙若是有一個清淨的發心,你給親朋好友財物,也可以成為布施。
⊙若不是以悲心,而是摻雜一些煩惱,為了名聲或者面子,即使給窮人財物,也不是布施哦!
參、佈施的好處:
⊙「佈施」這兩個字看起來很簡單,但要細細品味卻意義深遠。經典言︰菩薩要達到圓滿境界,必須要度萬行(六度波羅蜜)即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才能達到圓滿自在。
⊙各位前賢你們自在嗎?若不自在表示我們內心仍有煩惱、罣礙,仍會生氣,表示我們的思想中仍有雜質。菩薩告訴我們必須勤修六度萬行,才能達到智慧的彼岸。
⊙六度波羅蜜以佈施為首,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都是修自己的,唯有佈施具有弘法利生之精神。菩薩告訴我們修行首先要佈施,佈施就是把我有的、我能的,給需要的人。
⊙佈施行善要在自然中去做,不要勉強。佈施可分財施、法施、無畏施。
1、財施︰以有形的金錢、物質捐給別人、幫助別人,現在慈濟功德會在進行「以鑽石換磚塊」活動,即以家裏鑽石、寶物、古董、字畫捐出來拍賣,以這些金錢再來蓋廟、蓋孤兒院等,這也算是財施的一種。
⊙可是 老母娘告訴我們「不要兒的金,不要兒的銀,只要兒的一顆好心田。」所以今天最重要的不是有沒有錢財,而是我們是否有一顆佈施的心,有否想要去幫助別人的心念存在我們內心裡。
⊙今天我們以錢財、金錢來佈施,即是以東方財來買西方果位一樣。像今天道場的運作需要錢,印善書也需要錢,這都需要有人來佈施。
⊙老師言︰「我們要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像今天開班已有人買水果,我們就幫忙洗供果、排供果,這也是一種無形的佈施。
⊙我們佈施可免去貧窮,今生貧窮乃因上一世沒有修福、沒有行佈施、沒有行善積福,所以這一輩子才會貧窮,所以我們想免去貧窮,唯有多佈施。
⊙佈施的第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去貧窮。第二個好處是可以諸事順利。
⊙真佈施不怕假和尚,今日佈施不過是涵養我們那顆慈悲心能否流露出來而已,有一道親佈施都不論對方真假,很真心誠意的佈施出來,因而讓他躲過一次災劫。所以佈施的好處,是無形當中的運轉,讓我們享有事業的順利或錢財的獲得。佈施錢財實在是明中去暗中來。
⊙有一次活佛老師在新加坡臨壇,就有人問長榮的張榮發為什麼那麼有錢?乃因他過去生中佈施太多了。
⊙宋朝濟公和尚俗名李修緣,一次寺廟被燒,同寺和尚陷害他,要他三天內募得所有的木材重建寺廟。三天中不見濟公人影,直到第三天傍晚才見寺廟邊的井中浮出一塊又一塊的木頭。
⊙原來濟公到一木材行那老闆化緣,木材行老闆正在宴請賓客。濟公向他化緣木材,那老闆說︰「你要多少?」濟公說︰「我只要這件袈裟包得住的那麼多。」那老闆一看,一件破袈裟頂多包一塊木頭,就說︰「好吧﹗」於是濟公把袈裟一脫,往空中一拋,蓋住整個山頭的木材。
⊙老闆一見知是活佛當前,也就把整個山上的木材佈施出來。原來長榮的張榮發就是那個木材行老闆轉世的,因過去生中佈施太多了,所以今世才那麼有錢。所以人有錢絕對是有原因的。
2、法施︰「財施有盡、法施無窮」。法施即講道理給人家聽。要用真理闡述,講有道理的話,而不是花言巧語。
⊙永嘉大師言︰「行善佈施昇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一盡,箭還退。」
⊙今天我們想要行善佈施,一定要說道理給別人聽,因為真正能饒益眾生的是法施,可使眾生的執著、無明、嗔恨心去掉。
⊙有很多道親知「道」的寶貴之後便開始開設佛堂,佛堂開班請講師來講課,有時仙佛也會臨壇慈悲,久而久之,無明、嫉妒、計較的心也慢慢的去掉了,內心也愈來愈清明。
⊙金剛經有云︰「以三千大千世界的珠寶來佈施,不如以四句偈來佈施︰應如是住,應如是降伏其心。」渡人求道可讓人心靈得到解脫。一子得道,九玄七祖同超昇。
⊙今日渡一人求道明理,可以讓他的九玄七祖同超昇。曾經有一道親歸空後來結緣,結果九玄七祖共三千多人同時超昇,這是一本萬利的事。
⊙老師說︰「真佈施要放下再放下。」放下內心的那份貪、嗔、癡、煩惱、嫉妒。今天看這不如意,看那不如意,這是內心的貧窮。
3、無畏施︰沒有驚怖、沒有恐怖叫無畏。對一個剛練講的講師,需要各位的支持鼓勵。因此各位坐在這兒聽是在行眼施、耳施、心施、無畏施。
⊙菩薩犧牲大無畏的精神,能行無畏施,會讓眾生有一種安定力。剛進佛堂時會有很多心結解不開,愁眉苦臉,可是來佛堂久了,氣質慢慢變了。
⊙進入道場,人格提昇,因你心境改變,法相莊嚴起來,慈悲心也流露了。
⊙我們看到彌勒佛之法相就會心生歡喜,因此要以笑臉迎人,廣結善緣,用慈眉待人家,時時流露關愛的眼神。今日修道要常說︰「請﹗謝謝﹗對不起﹗」一聲謝謝就是言語的佈施﹗
⊙有前賢說︰「道理我都知道,為什麼我還要去佛堂?」就是因為道理你知道,可是你卻做不到,所以你需要去佛堂接受佛光普照。
⊙心施、眼施、耳施、面施都是不需要錢財即可做到的無畏施。
肆、佈施時我們要存著怎樣的心態呢?
⊙要以平等心來佈施︰五教都是好的,但是要找到根本,不要分功德大小,不要分對象。
⊙要用感恩的心來佈施︰今日有他的貧窮、困厄,才有機會讓我們去佈施,不要去輕視對方。
⊙一個菩薩當眾生向他祈求時,他會發出一種心︰就是你需要什麼?就拿去吧!因為那些向他祈求的人,也許是他累世的父母、兄弟,菩薩絕對不會去輕視對方,讓對方感到卑微。
⊙要有悲心,菩薩的心是;要以隨緣的心去渡化眾生,隨緣佈施,做善事要做得心甘情願。希望眾生能離苦得樂。
⊙為何行善卻未得善報?
⊙其原因有以下幾點與大家共同參考︰
1、即表面行佈施而內心卻不是很情願。
2、只知佈施不修口德會亂發脾氣。
3、一面行善卻又一面作惡。
4、時間未到,善果尚未結成。
⊙以上這些原因會造成行善未報。
⊙佈施出去的錢,絕不要有想要回報的心,「寸功不昧助天盤」不住相佈施才是真功德。
伍、結論:
⊙濟公老師慈悲說:「口說身不行,就是等於零」現後學跟大家報告一個現在就佈施好消息。
1、緣起由於我們今年要加蓋電梯及兩邊禪房。
2、電梯:方便年齡大者及行動不方便者能夠給大家方便上下樓。
3、禪房:方便國內外道親回來聖恩宮有一個舒適的安眠地方。
4、現在可說是最好的布施的好機,劉老點傳師慈悲說:布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有善心人的參與。
5、現在發起一人一萬元的功德布施,而且把您的姓字刻在大理石的牆碑上永遠留存。
6、最後在加強一點全家或親朋好友都可以共襄盛舉,請大家把功德布施的殊勝告訴大家,感謝大家。
「功德與感想」
⊙即然布施有這多的好處,那麼最後我們來分享一些前輩們她們所修辦過程的三施並行的功德?
1、前人老早期的考及她老人家堅強修辦道的決心,才有今天國內外這麼多的道場,這就是所謂的「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大功德。
2、我們的領導劉老點傳師,當在屏東要找一塊地蓋一間能讓道親們回佛堂有一個學修辦道的好場所,到處奔波找地領導點傳師三施並行,才有今天的聖恩宮,劉老點傳師每年都要到國內外開班,真的功德無邊啊!(請問各位前賢:我們有這麼大的聖恩宮好不好)。
3、我們廣濟宮有一位何壇主全家修道,他很會布施每年獻給廣濟宮蓋佛堂助開荒,所以他們一家人有很多逢凶化吉遇難呈祥的事蹟
4、其實有很多前賢布後的感應…例如:鳳山厝的張媽媽……
5、出國開荒人員捨棄青春捨棄賺錢,這些都是為了把道傳播到世界各國讓眾生能早日登上法船,這麼多的開荒人員犧牲奉獻,真的太值得我們大家來學習是不是呢?
⊙捨得捨得,不捨不得,全捨全得。春天播下一粒種子秋天就收成。到佛堂來也是一種佈施,到佛堂來聽一次課,可消兩百個業。
⊙上天永遠都不會虧待我們的,今天從大門出去的東西,必然會從窗戶還回來,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這是因果不滅定律。
⊙最後祝各位前賢經由佈施而能達到生命的圓滿自在,願與各位前賢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