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齋與修行 編整:陳永仁
◇南極老仙翁慈訓:「真正愛自己,是找尋一條解脫的路。」修行最基本要守五戒,一個真正懂得「持齋」的人,必定能給自己找到一條解脫的路。人具五常之德,與天地並列為三才,稱為萬物之靈,應當時刻涵養高貴品格,時存愛人利物之心,如若殺生害命,五常之德恐將毁於一旦。因此,為了維護完美人格,修道人不該殺生害命,而應持齋茹素。
一、內容:
1、持齋真義
2、五教聖人經典對持齋修行的詮釋
3、濟公活佛對持齋修行的叮嚀慈訓
4、修行為何一定要持齋,有七點論述因由
5、持齋修行、一體兩面、互動互存。
二、持齋真義:
(一)持齋真義。
◇持齋並不是只有指不吃肉而已,那是狹義的說法,若從廣義上來說,它包括身、口、意的清淨。所謂持齋是;持者保守、遵守之意;齋者潔淨身心。
◇齋字拆解:
◇一點玄関竅,一步上法船,了卻凡塵事,左刀斬七情,右刀斷六欲;一路上天堂,一路下地獄,小心謹慎行,要往上前進,可別向下墮。
◇持齋是要保守身心之潔淨,非禮勿視,聽、言、動、食。就是在身、口意方面都能做到清淨,才算是真正的「持齋」。
1、口清:口不出穢言(不綺語、惡口、兩舌、妄語)口不食五葷三厭、煙、酒、檳榔、毒品。
2、身清:舉止合禮,足涉正當場所,身行合道之事(不殺盜、淫)。
3、心清:心中所思,要符合中道(不貪、瞋、癡)。
◇古德云:「齋者齊也,齊其心而潔其体也,豈僅茹素而已。」
(二)五教聖人經典對持齋修行的詮釋
◇道教之清靜無為學說,主張萬物同源,並育不相害,內修方面以齋戒清靜無為為主體,道教修練功夫以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為道果圓滿象徵,若欲三花聚頂者,必須 戒除三厭,及天厭飛禽、地厭走獸、水厭水族魚蝦;若欲五氣朝元者,必須戒除五葷,即蔥、蒜、韭、薤、興渠﹝香菸﹞,再加人道,以及外王圓滿,內果自成矣。三官經:「世人殺生害命,罪積如山,若不早日猛心回頭、清淨齋戒、懺悔改過,則三災八難,其劫難脫。」道教之經典中,明示世人宜早素食,勿貪生命而造罪孽。
◇佛教的戒律是相當嚴謹的,其所提倡五戒、殺、盜、淫、妄、酒,第一戒就是戒殺。戒殺即要人齋戒茹素。
◇觀音菩薩慈訓:「奉勸世人早吃齋,人性物性一處來,忍心殺食同胞肉,將心比心實可哀。」
◇涅盤經:「云何如來不敢食肉?
佛言:善男子,夫食肉者斷大悲種。」佛經聖言量言及彌勒佛為未來佛,久遠劫來,常修【慈心三昧】,觀察一切眾生本性平等,所謂『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以是最初發心,具大因緣,故不食肉。
◇彌勒佛特重慈心不殺,與持齋清口,若能不食眾生肉,能慈心不食肉,則能與彌勒佛結下【龍華三會】見佛、聞法、證果之佛緣,故不殺生不吃肉,乃是與彌勒佛結下法緣的最基本條件。
◎儒教:孔夫子一生最慎重者「齋、戰、疾」其中「齋」是仁之本,是關係生靈生命。孟夫子曰:「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厨也。」又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孔老夫子曾託辭:
1.肉切不方正不吃 2.變味腐壞不吃。 3.顏色味道不好不吃 4.沒有佐料也不吃
5.生熟烹飪沒有煮好不吃 6.不是正餐全部都不吃肉了。以此證明儒教提倡素食。
◎基督教是主張素食。聖經上說:「上帝說:看哪!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蔬菜,和一切樹上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作食物;至於地上的走獸,和空中的飛鳥,並各樣在地上有生命的物,賜給他們作食物,惟獨肉帶血,那就是他的生命,你們不可吃。
◎回教雖說不食猪肉,其實是不食諸肉。可蘭經之原意,即是,所有的肉類都不可吃。
(三)濟公活佛對持齋修行的叮嚀慈訓:
素食清口當立愿,有愿有憑記先天。
三官大帝簿中記,此後修程大步前。
大愿抵住前孽債,免得修中擾心田。
老師保證爾前債,以後建功漸補填。
冤親不擾好修道,家家又可出大賢。
有餘功德報先祖,立愿重要妙難言。
愿而不立吾憑證,何佛敢作證人前。
雖然清口味清淡,物質清高營養全。
不含毒素精神爽,血脈清潔延壽年。
血壓不高心臟順,血管不堅不酸肩。
性命双修無量好,佛体聖靈保成仙。
(四)修行為何一定要持齋,有以下七點論述因由:
1、從人体的構造來看。 2、從習俗的觀點來看。
3、從慈悲的觀點來看。 4、從因果的觀點來看。
5、從災劫的觀點來看。 6、從自性的觀點來看。
7、從健康的觀點來看。
1、從人体的構造來看:
◎人類的腸、齒皆適合素食。人類齒狀平,較適合吃植物性植物。人類腸子長,較不適合吃容易腐壞的肉類。
2、從習俗的觀點來看:
◎咱們較年長一輩的人,在殺雞時總要先秤一下雞的重量,口中唸著往生咒並且說出XX斤重、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們認為雞是給人吃的,尚不知吃牠半斤要還牠 八兩,所以基本上,動物並不是給人吃的食物,只不過人愛吃,才說出了總總的理由,好讓自已有個台階下。故從習俗觀點來看,我們應該持齋。
3、從慈悲的觀點來看:
◎呂祖曰:「我肉眾生肉,形殊理不殊,休令閻君斷,自問應何如?」涅槃經云:「云何如來不敢食肉?佛言,善男子,夫食肉者,斷大悲種。」佛云:「忘失菩提心, 修諸善法,是名魔業。」孟子曰:「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以上乃是佛經及聖佛所言,從慈悲角度來看我們修行宜持齋的必要性。
4、從因果的觀點來看:
◇楞伽經:「一切眾生從本以來,輾轉因緣,嘗為六親,以親親故不應食肉。」三世因果經:
◇今生福祿為何因?前世齋戒唸經文。
◇今生多病為何因?殺生害命打飛禽。
◇今生短命為何因?怨天恨地殺生靈。
◇今生聰明是何因?前世拜佛持齋人。
◇凡事無因不成果、故從因果觀點來看,修行宜持齋。
5、從災劫的觀點來看:
◇古詩:「千百年來碗裡羮、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由於眾生迷昧殺業太重,釀成刀兵劫、戰爭、殺搶、海嘯等事件,就像滾雪球一般,愈滾愈大,了無止期,故從災劫觀點,我們宜持齋。
6、從自性的觀點來看:
◇吃多了葷食,除了對於身体健康不好之外,在靈性方面也會造成一片濁氣,使智慧頓拙、性情暴躁,更嚴重的也會冤魂的糾纏,致使心神不寧,身不由己。
◇三字經: 「人之初,性本善。」人類原本就有一個清靜的本性,只不過因為起了妄念,就漸漸地迷失了自己,這個好殺好勝的貪慾妄念,就在殺生食肉當中更加強烈了,想要維護純樸清靜的本性,最基本的便是要戒殺,包括直接殺以及間接殺的食肉都是,才能有效地維護這清靜的本体,故從自性觀點來看我們人類宜持齋。
7、從健康的觀點來看:
◇肉食對健康之害:
1、損害腎臟機能 2、血液變酸易致癌。 3、增加肝臟負擔 4、引起糖尿病。
5、引起關節炎痛風 6、引起循環系統病變包括血管硬化、心臟病、高血壓、腦充血,中風。
7、容易產生腐敗細菌8抗生素賀爾蒙化學劑對生理之害。
◇肉食所造成的問題:
第一:富貴病增加,如高血脂症、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腦中風、糖尿病、痛風、肥胖、骨質疏鬆症。
第二:致癌機會增加:如胃癌、乳癌、直腸癌、胰臟癌等。
第三抗生素、賀爾蒙濫用。
◇素食對健康之益:
1、延年益壽 2、養顏美容 3、強化骨骼、牙齒
4、消除体臭 5、促進腦細胞活力 6、造血較多
7、增進體力、耐力 8、防癌作用
9、防止便秘、痔瘡、加強消化力 10、降低膽固醇含量
11、減輕腎臟負擔 12、可得良好睡眠、精神充沛
13、可以改變性格14、心情保持鎮定、清靜心。
◇素食好處多,歸納四點:
第一:保健康,減少富貴病及癌症罹患率,蔬果中富含抗癌〈維生素A.C.E〉及抗輻射〈如鉀離子〉物質,蔬果中纖維素對健康益處─排便順利、降血壓、減少糖尿病罹患率、美容養顏。
第二:守仁德、斷業障。
第三保陽去陰,可脫三期末劫。
第四:持齋可使本性圓明,可激濁揚清,復明自性而成仙證果。故從此健康觀點、修行宜持齋。
(五)持齋與修行,一體兩面,互動互存:
1、五葷、三厭、煙、酒,有害人生修行路。
2、古聖先賢、仙佛菩薩修證都重視持齋。
3、持齋茹素是体念上天好生之德,展現慈悲心修行。
4、持齋可以涵養五常修行美德。
5、持齋茹素可免因果輪迴之造業。
6、持齋茹素可消弭刀兵劫難,為人間帶來祥和之氣。
7、持齋茹素可以消冤解孽,增進身心健康。
(六)結論:
◇心地觀經:「彌勒菩薩慈氏尊,從初發心不食眾生肉」一切智光明先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願吾世世永不起殺想,恒不噉肉,入白光明慈三昧,乃至成佛,制斷肉戒。」
◇濟公活佛老師慈訓:「修道最後目的,證得自性淨土,明心見性,回理天。」我們修行修道,當然想要成道,首先就是要培養此顆仁德心,來行功立德。但要培養此顆仁德心,就要清口茹素,這是最基本的條件。
◇持齋對修行而言非常重要,不但有益健康,又能涵養天性,流露慈悲心,創造天地的祥和,在身心靈各方面都有莫大助益。我們更應深体其意義,身体力行,創造一個人間淨土,人心淨化,人人佛面佛心,個個清靜齋戒修行,蓮邦佛國,彌勒淨土,快樂祥和的彌勒大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