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濟公活佛-  

如何降伏煩惱(三)

多瞋眾生慈悲觀

三藏法數:「多瞋眾生慈悲觀,謂多瞋恚之人,於諸違情之境,輒生忿怒,當用慈悲觀治之,愛念愍傷一切眾生,不於彼而起瞋心,故云多瞋眾生慈悲觀。」

 *癡之意義

  成唯識論:「云何為癡?於諸理事,迷闇為性,能障無癡,一切雜染所依業。」三雜染:惑(煩惱)、業、苦。

 *四癡

三慧經:「人有四癡常著四顛倒,一者萬物非常,自以為常;二者天下皆苦,人持作樂;三者天下空,人以為有;四者身非身不可保,人以為身。」

佛說須摩提長者經:

無常計有常 不淨計有淨 實苦而言樂 無我計有我

眾生生死中 深著於倒見 千萬億劫中 不知生死本

 七慢-大乘五蘊論

一者慢:論云:「云何慢?謂於劣計己勝,或於等計己等,心高舉為性。」

二者過慢:論云:「云何過慢?謂於等計己勝,或於勝計己等,心高舉為性。」

三者慢過慢:論云:「云何慢過慢?謂於勝計己勝,心高舉為性。」

四者我慢:論云:「云何我慢?謂於五取蘊隨觀為我,或為我所,心高舉為性。」

五者增上慢:論云:「謂於未得增上殊勝所證法中謂我已得,心高舉為性。」

六者卑慢:論云:「謂於多分殊勝,計己少分下劣,心高舉為性。」

七邪慢:論云:「云何邪慢?謂實無德,計己有德,心高舉為性。」

驚疑者三因緣;五苦章句經:「諸驚疑者,有三因緣,一曰本功德少,二曰不得明師,三曰不勤於經學;專自用意著於吾我,逐於名色,貪求利養,所行諛諂(阿諛諂媚),無有至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仕仁cyj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