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何降伏煩惱》(一)
一.前言:
*活佛老師說:「眾生即是集諸多煩惱而生,才叫做眾生。」
*憨山大師:「真修之士,不必將心待悟,亦不必廣求多聞,只當降伏煩惱為第一行。」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謂觀一切煩惱根源即是自心,了達此法,堪能住止阿蘭若處。」
二.煩惱種類:
*四煩惱:我癡、我見、我慢、我愛。
對於一切事物真理無能正確的理解,產生無明愚癡(我癡),而又以自我所持有的知見為正確(我見),依此我執而自高自大(我慢),由此也深生貪著於我(我愛)。
*六煩惱:貪、嗔、癡、慢、疑、惡見
1.貪…活佛師尊:「常恒不足為貪,貪求五欲之樂不休謂之貪,貪求福德謂之貪,即貪求涅槃亦謂之貪。菩薩悟無我之後,不貪念五欲,不馳求福德,不趨向涅槃,故曰不貪。」
◎活佛老師:
人之心胸有欲則窄,無欲則寛;
人之心事有欲則憂,無欲則安;
人之心術有欲則險,無欲則平;
人之心氣有欲則餒,無欲則剛。
所以聖人無欲(理),賢人寡欲(氣),凡夫多欲(象),愚夫隨欲(地獄)。所以真正堅強的偉大是戰勝自己的私欲,不是戰勝別人。
◎活佛老師:「三界輪迴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