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為不丹的飛虎穴.jpg

以天規戒律為師 肯定自我

一、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百之立願以身體力行「勤能補拙」。

二、恢愎良知、良能、發揚光榮傳統

         師尊、師母、潘道長、顯化大帝、圓覺大帝、邱公前人等皆是我們的道範,我們應以良知、良能發揚傳統、延續(建德)辦道修道精神,以公正處世、以至誠感上天,達到天人合一,以合作圓融人事,以道為尊、以德為貴。

三、人生有夢,築夢踏實

  美好的夢想,往往是人努力的目標和生活動力。夢指的是一種憧憬、一種理想、一種抱負,而不是不著實際的白日夢,更要主張築夢踏實,不可夢想、浮誇不實、奢華逸樂之夢。

四、誓願播下,一顆心靈的種子

  懂得潛心思考與反躬自省的人,必能使這種子得到灌溉,而漸能發芽滋長。人的一生都在學習,都需要學習,人生就是一所大學校,而家庭學校、社會道中,都是我們學習的環境。在生活中,需要發下許多自制、包容、適當的工夫,必得用心經營、培養灌溉,才可能保有幸福的生活。牧師為人祝福,並請他們遵守誓言「從今以後,無論環境順逆、貧富貴賤、疾病健康,我要協助你,支持你,直到永遠」。

五、是開始,不是結束

 修身立德,當做人生開始,只要肯犧牲奉獻、努力學道,都會出人頭地。希望,若沒有真誠,或是不能隨著時代環境變遷而適應,固執成見、自高自大,就被時代淘汰。我們必須拿出真誠實踐,來證明自己;必須以行功立德的成果,來實事求是。

六、君子不器,真才不會埋沒

 如果有實在,又肯努力,一定會嶄露頭角的一天,平常的好學,務實人緣、德性才能夠擔負起天職。毀譽責任,信心與決心能夠擔負起來嗎?否則就辜負上天和眾生,其責就大了。平常學道,不只靠經典、文字,必須配合人性,人情有所了解,古人所云「洞徹世情皆學問」的道理。更願追求誠懇、包容、成熟、睿智、幽默、溫和、厚德的風範。

七、以天地為師,在生活中學習

生存在這個社會,一定要弄清楚,現實環境與人生的局限,這樣才會懂得從大處著眼,由小處著手。以理性中和智慧的方式循序漸進逐步推展成功。

 學道要用心觀察與思考,多請教,多討論,並常作歸納整理的工夫,自能分辨其中是非,而為自己建立正確方針。累積增益生活智慧的方法,不必全靠書本經典,生活中萬事萬物,都可以做為學習對象,古人說「以天地為師」就是這個道理。天地之大,你要懂得找一個,適合一個安身立命的所在「天道」。

八、無所用心,一事難成

  在學道中,常對自己單位埋怨,那一組好、那一組不好,三祖在掌盤,師母代表才有真命、真線,輕易跑來跑去,無一適從,究竟什麼才適合呢?我們應該培養對自己負責的習慣,改正弄清自己性向與長處,下手學研,才能事半功倍,並要覺悟接受什麼樣磨練,經得起生活環境自我調節,才能事事能成,做一個社會道中,人人歡迎合群人才。

西元2008/4/8【戊子3/3】陳永仁於越南胡志明市法心佛堂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天道普傳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仕仁cyj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