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真諦》(2) 整理:陳永仁
一、前言:
◎「人生何處去?人生必向死的路上去!」
☉故稱,人生是趕死隊,不斷向死亡進軍。
☉春節之對聯:『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
二、為什麼要探討人生真諦?
1、人的本質:
☉孟子曰:人之異於禽獸者幾稀。
2、生死事大~子路問「死」?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夫子云,若不知生從何來, 又如何了解死從何去。)
◎誌公禪師與梁武帝看戲論生死之禪機:
☉詩云:『一盆清水綠悠悠,把它安在罪人首,
君王演戲無心看,只為性命不舉頭。』
◎清朝順治皇帝出家詩:
『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一回,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後我是誰,
長大成人方知我,合眼朦朧又是誰,
不如不來亦不去,亦無煩惱亦無悲。』
3、生命無常:
☉死乃「靈性與肉體」分開,亦稱為「過身」。
☉黃華長者三願:
1.祖厝未翻修 2.父母恩未報 3.兒女未婚嫁
◎佛陀嘆曰:『昔日長者街上行,今朝壁上掛肖像,
可恨閻君不相就,何不容他三願成。』
◎仙佛云: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是少年人。
三、何謂人生真諦?
(1)何謂「人生」?
☉人從出生→到死亡這段過程,謂之人生它的內容包括:
「悲歡離合、生離死別、喜怒哀樂。」
◎佛家云:『人生八苦』?
1、生之苦:
☉仙佛訓云:性由上天賦、投胎披肉骨、落在陰陽內、寒熱道不出;歲匆匆、光陰逝、筋骨皮肉長堅固、求衣求財求食祿,勞走天涯含酸苦。
2、老之苦:
☉仙佛訓云:
⊕歷盡天涯路、酸甜默自知、擁有之智力,少壯均付出;水賤賤、雲飄浮、凋顏落貌又枯枝、行走顛三又倒四、處在何方均不知。
3、病之苦:
☉仙佛訓云:四大體合肢,一切我為主,久來遭風雨,元精元氣失;神恍惚、零六腑,青紅赤白分不出,牢守家門光陰渡,難言心身疾病苦。
4、死之苦:
☉仙佛訓云:臨死掉淚珠,萬有化成無,拋情十里外,此別終千古;氣奄奄、了陽世、一道孤魂走陰司,思鄉相隔一層紙,瞅望墳園草木孤。
5、求不得苦:
☉仙佛訓云:『求不得苦心如癡、心不在焉神若失、
並非上天不作美,心中所欲命中無』。
6、愛別離苦:
☉俗云: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限來時各紛飛。
☉又云:夫妻本是同林鳥,黃泉路上不相逢。
◎仙佛訓云:『生離異地相懸苦、死別猶如碎肝腑、
多少柔情多少淚、無情無欲樂自如』。
7、怨憎會苦:
◎仙佛訓云:『怨憎相會苦特殊、冤家夫婦最痛苦、
雙方專找不是處、朝暮吵鬧動文武』。
8、五蘊盛苦:
◎仙佛訓云:『五蘊盛苦因貪圖、食珍衣錦尚不足、
放縱情欲無止境、精氣神盡入三途』。
(2)生命的價值:
☉我們希望人生過得「轟轟烈烈」或「默默無聞」全憑自己選擇!
1.草木同朽 2.遺臭萬年 3.萬古流芳:立銅像、裝金身
◎濟公活佛:因濟「公」而成就「活佛」,
若濟「私」即成為「凡夫」。
◎南海古佛:大慈大悲、聞聲救苦救難觀世音。
☉又云:天下之男皆我父,天下之女皆我母,若不渡盡天下眾生誓不成佛,而成就了古佛。
☉更云:只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故家家戶戶觀世音。
四、結論:
◎仙佛訓云:『是非成敗如演戲、世上本來非久居;
迷似海、悟是筏、聖凡就在一念差』。
◎所謂:『志在凡夫,即凡夫,志在聖賢,即聖賢』。
◎活出生命的光彩:
無論你的生命長或短 你必須活出生命的光輝
無論你的境遇順或逆 你必須活出英雄的志氣
無論你的事業成或敗 你必須活出永恆的價值
無論你的地位高或低 你必須活出偉大的奇蹟
無論你的學問多或少 你必須活出無限的智慧
無論你的時運好或壞 你必須活出人生的完美
無論你的未來會如何 你必須好好的奉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