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真諦》(1) ☉整理:陳永仁
壹、前言:
☉到底什麼是人生真諦?
一、何謂人生:
☉『是指宇宙萬有與人生的真象』。
『迷迷糊糊過一生不值得』。
二、何謂真諦:
☉是指人生短短數十年應如何作為生命最具有價值,生活最有意義。
貳、何謂『人生真諦』?
(一)何謂人?
1、人與禽獸的不同:人能直立步行,頂天立地;禽獸則是背天橫行。人具理性,善思惟。是故為萬物之靈。
◎聖人明理-
☉孟子:人性本善。
☉賢人通氣-告子,人性非善非惡。
☉愚人執象-荀子,人性本惡。
『若將人體剖析:』
☉腕力不如獅虎,發明武器裝備。
☉腳力不如馬禽,發明交通工具代步。
☉眼力不如鷹鳥,發明望遠鏡顯微鏡。
☉聽力不如貓鼠,發明電話。
☉生命三層次:植物性、動物性、理性。
2、人與天地的關係:
☉天、地、人為三才,人當法天,法天之高明,則地之博厚,天無私覆,地無私載之公心。【天公】
參、生死與人生之關係
(一)五祖曾云:「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故要了解人生,就要了解生死。
(二)莊子云:『我本不欲生、忽而生於世
我本不欲死、忽而死期至。』
(三)誌公禪師與梁武帝「看戲」論生死。
(四)順治皇帝說:
『來時糊塗去時迷空在人間走一回
生我之前誰是我生我之後誰是我
長大成人方知我合眼矇朧又是誰
不如不來亦不去亦無煩惱亦無悲。』
(五)亞力山大帝的故事:
☉給我們的啟示----〔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一)心很苦:因為傷心、恨心、灰心、痛心、癡心常在心中。
(二)人生很慘:
☉恩師說:就是一世功名毀於一旦,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為了貪婪而遭殺身之禍;胡作非為,遭天誅人滅,在加上天災、人禍、戰亂、無情摧毀 或是無辜受累,這是人生最悲慘的事。
肆、如何探討人生真諦?
☉由三方面來探討研究:『苦樂問題、生死問題、價值問題』。
(一)苦樂觀:人生很無奈『有八大苦 』
1、生 苦:『人生難免八大苦、生不得息費心思
終日奔馳為利祿、為誰辛苦為誰儲。』
2、老 苦:『人老氣衰智力失、守門看戶苦孤獨
兩鬢如霜骸骨瘦、一家之事難做主。』
3、病 苦:『疾病世間那個無、四大假相如色圖
有朝一日遭風雨、青紅赤白盡模糊。』
4、死 苦:『人死人懼如猛虎、嬌妻愛子啼哭哭
骷髏拋在荒郊外、幽靈受罪有誰知。』
5、求不得苦:『求不得苦心如痴、心不在焉神若失
並非上天不作美、心中所欲命中無。』
6、愛別離苦:『生離異地相懸苦、死別尤是碎肝腑
多少柔情多少淚、無情無欲樂自如。』
7、怨憎會苦:『怨憎相會苦特殊、冤家夫婦最痛苦
雙方專找不是處、朝暮吵鬧動文武。』
8、五蘊盛苦:色、受、想、行、識。
『活佛恩師慈訓曰』:
☉以上八苦境遇是任何人皆免不了的。
☉因為這些都是生來已定的苦味。
☉另外還有隨時增加的辣味就是:
『大水,大火,地震,颱風,刀兵,牢獄,車禍等等…』不一而定的災患,意想不到的危險這是屬於天災人禍。
☉所謂:『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活佛恩師慈訓曰』:人生苦:
☉『富貴貧賤輪流出,富貴者洋樓轎車,山珍海味也嫌粗、
吃喝玩樂樣樣舒。到膩之時誰不喊苦』。
☉『貧賤者朝暮不停、沒得一刻能吸呼,腰酸背疼不敢訢』。
⊕還難三餐餬。生老病死磨得掉淚珠。
☉濟公望徒兒早識透人生旅途。
⊕悲歡離合有甘有苦只有修道才可脫離百般之苦處。
◎那麼人生到底有沒有樂呢?
⊕人常說:『知足常樂』
◎又說:『為善最樂』。
⊕又說:『助人為快樂之本』。
⊕古往聖賢能夠淡然無求,安貧樂道,雖疏食飲水曲肱為枕,能樂天知命,悠然自得。
☉人生旅程儘管有甘有苦,然樂的何其短,一般人所受的是永久的苦,故必須效聖法賢,才能得永久的樂,其目的就是希望能永脫苦海直達樂境。
伍、人生的真正價值觀:
⊕人生最高的價值何在?『立言.立德.立功』
⊕生命的價值不在生命長短。
⊕顏回短命卻是一代聖人。
⊕鄭成功英年早逝也是一代忠臣。
⊕因此生命長短似乎無關緊要。
⊕重要是我們因何而生?為何而生?如何而生?
☉第一種價值:
人生在世有損人利己,害國殃民,亂臣賊子,秦檜、曹操之流,終為世人唾罵遺臭萬年,這是第一種價值。
☉第二種價值:
有人功過參半,與草木同朽,如凡夫俗子,默默無聞,無聲無息,這是第二種價值。
☉第三種價值:
☉有的人為謀地方福利,為某時代建功勳,佈恩澤,死後令後人永懷,建銅像、立標杆,這是第三種價值。
☉第四種價值:
最後一種是有生之年,以眾生為念,以慈悲為懷,廣佈恩澤,正己成人功圓果滿,道成天上名留人間,讓後世朝拜敬仰,何等的有價值何等的尊貴呢?
陸、結論:
☉所以人生真諦就是脫苦海登道岸化大千世界為蓮花邦。
☉聖哲言:『以吾人數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億萬年不朽之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