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講師應注意之事 ◎ 編檔:陳永仁
白水老人慈語:
(01)台上禮節(包括上台前、下台前)要切實,不可草率,也不可過頭,太過頭會顯得囉嗦。
◇台上姿勢力求莊嚴肅穆,態度要溫文儒雅、謙恭和藹。
(02)講道主題要明確,層次要分明,重點要掌握好,班員聽起來才能輕鬆愉悅、吸收容易;切勿離主題太遠,以免影響內容之體系和層次。
(03)講道力求簡單扼要,緊湊有力,避免冗長、畫蛇添足,無力的話語儘量除去,自己沒有把握的道理,不要說給人聽。
(04)講道語氣要溫和,避免用太強烈或苛刻的字眼或過於偏激的論調,以免引趙台下班員反感。
(05)講道不可涉及政治或批評其他宗教團體或個人。
(06)講道材料必須經過自己確實地領悟之後,再依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這樣才能打動聽者的心,避免照本宣科、鸚鵡學語。時存感恩是有福,報恩了愿是修慧。
(07)講道要強調天恩師德、前人點傳師苦心,盡量為前輩佈德讚頌別人,不抬高自己。
(08)音量要控制得宜,音量大小要依場地的大小,聽眾的多寡來決定。音量固然不能太小,但太大也不好,聽眾聽起來會有壓迫感。
(09)音調和速度要控制得宜,音調高、低、長、短要分明,並且注意抑、揚、頓、挫。
(10)事先要了解聽眾之程度、道齡和其他有關情況,以便講道時可做到對症下藥、投其所需。
(11)隨時注意台下班員反應,必要時內容、音量、音調等作適當的調整,好跟台下打成一片。
(12)時間控制非常重要,時間寧可縮短,切勿拖得太長,免得台下聽眾疲憊不堪,事倍功半。
(13)別忘了適度的幽默感,以提高班員精神,切記笑料僅能摻二、三。
(14)倘遇台下班員反應太差,精神狀態太低落,不防提前結束。
◎要成善成功的講師,必須多看,多聽,多悟,加上經驗的累積,始可臻至盡善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