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依道而行(下)
濟公老師慈語:
11、摒除心中雜念:
○慾乃惡之蒂。有貪心就有妄想,所以要知足常樂、存養省察。身為一個修道人要隨時的反觀自己、格物窮理、去除身物以及心物、摒除心中的雜念,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清靜。
12、不必在乎順逆:
○有得就有失。其實你們擁有的只有你自己,所以要好好的善用身心,好好地去做自己該做的事、了自己該了的愿、盡自己該盡的責任,不必太在乎順與逆。順逆只是一個過程,其實不管是順、是逆,你們都會有所得,應該無所住而生其心。
13、佛是慈悲心無心:
○佛是什麼心呀?佛是慈悲心、無心。什麼是無心?就是不執著。祂不會覺得哪個眾生比較帥就特別疼他,再佛的眼中大家都是佛子,大家都一樣,沒有所謂的美醜,憑的只是一顆心。
14、小心念頭:
○人的心容易受到別人的一句話而影響心情。人的心就是不夠堅定,容易受別人影響。心念一動,上天都知道,心念善就是天堂、心念惡就是地獄,所以要小心念頭,不要想不好的、壞的。
15、君子要慎獨:
○人要有光明的思想,才能作出光明的事,舉止也就合乎於禮,所以上天堂、下地獄就在一念之間,所以君子要慎獨,要時時留心自己的思想,因為思想會成為言語,言語會成為行動,行動會成為習慣,習慣會成為性格,性格會成為命運,所以思想很重要。
16、心真一切真:
○不可以存有猜疑的心,心真一切真。心一動念,撼動天地,所以要好好把持住自己的心念,一念善就是天堂,一念惡就是地獄,所以說人心善變,心美物物皆美,心善物物皆善。
17、把心靜下來:
○遇到困難要如何解決?如果心浮氣躁,解決得了事情嗎?先要把心定下來、靜下來,這件事該如何解決?把心靜下來,許多妙智慧就自然產生。智慧非金錢能買,智慧乃在逆境中取得。
18、每個當下都能做好:
○是不是能看透,是不是能看清,是不是能灑脫,也是你目前所能做的。如果在每個當下都能做好,都能安份,都能盡心,都能守本份並且無所求,那麼即使你碰上任何事情,也都能臨危不懼。
19、掌握自己的心:
○希望你的人生無怨無悔。好好盡你們的責任!你們常說要讓世界更好,要讓環境更好,但是要問一問自己,你做到多少?常說要做環保,你們的心環保了嗎?甚至再有垃圾的時候,竟向外面丟,向別人發洩。所以要好好掌握自己的心,這也是修行。
20、妙行無住:
○什麼叫「妙行無住」、「應無所住而心無潮」?
○如果說心裡沒有什麼執著,沒有任何的罣礙牽絆的話,心就不會起浪潮。
○浪潮就是你的喜怒哀樂、六塵、七情、三毒,在這世間這些可以免除,就是中庸之道,也就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