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圖欣賞-7-.jpg

天時地利人和

活佛師尊慈悲

常言道:天時地利人和,好像多以「天時」居前為重,「地利」、「人和」居後為輕。

不過孟子在「公孫丑下篇」

即直言:「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又說:「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矣!

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又說:「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可見我們最能把握的,操之在我的當然是人和,其次才是地利,天時則又次之。

我們又常聽人說:「自助而後人助,人助而後天助,人助、天助究竟不如自助。」

理出一轍。

自助是動力,操之在我,人助、天助都是助力,卻未必操之在我,所以人助次之,天助則又次之。

可見只要訴諸一己之力,才能成就的最容易,也最有把握。

○☉例如:想要拿個博士學位,靠自己努力就能獲得的就比較容易。

又如成聖成賢,靠自己不斷修為就能達成,也比較容易;儒家故「人人皆可為堯舜」

佛家也說,眾生畢竟成佛」。

至於想當大學校長、部長、立委,甚至總統,儘管你一切條件具足,也未必由你來當,還是得由眾多競爭者中角逐而得,那就得看個人的「造化」了,而且與個人的「因緣」有關。最好的方法是自己先準備好一切條件,然後待價而沽。

所謂「機會是給準備完全的人」所謂「得道者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人和一俱再配以地利、天時勢如破竹,銳不可擋。

有一次子路、曾點、冉有公西華陪坐在孔子身邊;孔子說:「不要因為我是師長

你們就如此拘束。

平常你們常說:「沒有人知道你們,倘若有一天,有人知道你們,想重用你們,你們將如何應付?」

子路率先應道:「倘若有一個千乘之國,儘管攝手大國之間,還加之以師旅因之以就可使饑饉,只要由我子路來治理,不消三年工夫,就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孔子微微一笑,子路顯然是個軍事家無疑。

冉有說:「假如有個方圓六七十里,或小一點五六十里的地方,由我冉求來治理,只要三年工夫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冉有是個政治家無疑。公西華呢?他說:「我不敢說能,但我願意學像宗廟之事或會同之事穿朝服、戴禮冠在朝廷上執禮或接待,這些我還可以做得到。」

孔子認為公西華是個外交家。

孔子又問曾點:「那你呢?」曾點正在鼓瑟,提供他們交談時的背景音樂一聽孔子問及馬上含瑟而作說道:「我跟三位學長,一為軍事家,一為政治家,一為外交家不同。」

孔子說:「談談何妨也只說說個人的志向罷了。」

曾點說:「當暮春時,春服既成成人五六個,童子六七個到沂水洗洗澡,在樹下乘乘涼

然後大夥兒一齊唱歌回家。」這算什麼志向呢?

可是孔子卻長嘆一聲說:「我比較欣賞曾點的志趣呢。」這正是大同世界的寫照若不是世界大同,那有這種閒情逸緻。

曾點能同時把握天時(暮春)地利(沂水、舞雩)人和(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於一處境界更高。

正如觀今「天有意,地有情,為人當以仁為內,德施民,理化啟,智辨清,互助而合作相輔共相成,果能如此人和一俱,勢如破竹風行草偃,無處不光明矣。」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天道普傳
    全站熱搜

    仕仁cyj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