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美蓮 (7).jpg

佛規禮節的重要性實踐

一、前言:

1、對初入道場學道者而言『佛規禮節』表面上雖是略有束縛,但實際上卻是雕琢、造就有志修辦道者的上乘心法。

謹守之,便是「道」之顯現與實踐體。

2、三綱五常、五倫八德、三從四德,皆是修道之規矩準繩。

修道即修心,修一顆散亂、七情六慾的妄心,若無佛規禮節之初步來要求約束,進而習慣成自然,何以徹底的來治心?

3、規矩是用來約束不守規矩的人;法律是用來規範害怕法律的人。故無罪惡之人,法律對它失去約束感;懂得內省的人,守規矩只是一種自然反應的生活習慣與本份。

4、佛規禮節的真義,並不僅外在的儀式或彎腰叩首的行為,誠敬之心才是重點。

真正明白佛規禮節,會感到有了這些助力,生活、學修辦道更自在。

故『佛規不懂、禮節不週全、會障礙修辦道之前程,當上天的人才佛規禮節一定要懂得,而確實去遵行,守時、守信、守份、善盡其職,才能教導後進』。

二、佛規禮節之重要性:

1、佛規禮節之重要性:

以外在而言「佛規」乃是修道者的規戒、規矩、律法。

法律主云:『佛規乃是法律、綱紀。是成佛的規範。』

而『禮節』乃是做人應對進退的原則與規範。修道者若無外在規戒之約束與引導,眾生不易克制私慾妄念,更難抗拒紅塵俗世之種種誘惑力,極容易隨波逐流,遑論修道成佛。

以內在而言『佛規』乃是助眾生成佛的天梯、助力;『禮節』

乃是做人處事的本份與生活圓融的潤滑劑。

如此,『佛規』即是引導眾生『恢復本性之自然』的助力。

在成就佛道之前,修道必從人道做起,人道涵蓋範圍極廣,小從自身獨處之時,大至人際互動場合,皆應展現與眾不同之修養言行,此乃修道修心之助力,是心性圓融、德性培養之必然成果。

佛規禮節乃依聖賢仙佛之腳步所制定,是修道者一切行為的規戒與指南,失去控制,失去目標,徒勞往返,空修一場。

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又云:『博學以文,約之以禮』。

『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故曰:禮者,不可不學也。』

2、佛規禮節的意義—

『佛規禮節是一種正確合宜的生活態度』

修道修心,修者,改也、行也,人心改、道心行。

故修道要先學做「正確的人」。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真正的做人,是明白人生的價值與意義,懂得用正確且合宜的生活態度去找到並發揮這「幾希」,完成此生來這世間的目的與使命。

凡是能夠完全做好人的責任,即是向成佛之路邁進,所謂『盡人道、達天道』。「盡人道」就是學著過人該過的生活。

這正確且合宜的生活態度即是廣義的佛規禮節。

例:打毛巾、參辭駕與日常生活習慣與禮儀,必須重視謙恭有禮、位有尊卑、出告反面。

顏淵問孔子怎樣才是有仁德的君子?孔子回曰:『克己復禮』並以「四勿」舉其要目。(非禮勿視、勿言、勿聽、勿動)。

『克己』是克制一己之私欲,是消極的不做不仁之事;「復禮」則是積極的以正確合宜的行為規範,來從事合乎仁德的事。

『眾生必定成佛的天梯』:

靈性來自理天,最終必定循著來時路回到本位;人類是距離佛道最近的眾生,此生為人的目標除了「成佛」之外沒有別的。人類降世的目的就是靈性進化,「還至本處」,補天地之不足,調和萬物。

幾萬年無數次的輪迴,今日得人身已到成佛最近的階段,不可再走回頭路,白來這一遭(幾萬年)。因此更須明白這『臨門一腳』要從何做起。欲成佛道必先圓滿人道。

佛規是『成佛之助力』、禮節是『做人的本份』,皆是修身正心上乘之法。

明師傳合仝不是形式,而是上乘修心之法,以期恢復赤子之心、修道有始有終,才能感召與天地合同的感應。

十五條佛規更是引導修道者邁向成佛之路的光明慧燈。

01.尊敬仙佛   02.遵前提後   03.齊莊中正    04.循規蹈矩

05.責任負起   06.重聖輕凡   07.謙恭和藹    08.勿棄聖訓

09.莫著形相   10.手續必清   11.出告反面    12.不亂系統

13.愛惜公物   14.活潑應事   15.謹言慎行

『莊嚴道場倫理綱紀的律法』:

道場是修道人修道、辦道、渡己渡人之神聖法船。

修道人亦是凡人,仍有諸多習氣毛病、個性缺點,若不經外在規戒之約束要求,造罪犯過而不自知,不察不改。

人心用事,是非不斷,道場必難整肅,無法同心,不能為眾生之標竿模範,何能接引有緣善信?

舉例:三清四正、尊師重道、承上啟下、十五條佛規、佛堂廿四條規…。

佛規禮節不是在佛堂才必須遵守。因為眾生必定成佛,成佛之道無所不在,『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君子慎其獨也』,此即『道在日用尋常』之意。仙佛無所不在,眾生無所不在,佛規便應無所不在、無時不在。

今為大清算時期,因果業力催討加速,為選精拔粹,上天考驗亦加重,能否通過考驗與磨煉,唯有平時嚴守佛規禮節,並切實體悟其實義,才不至理智糊塗而動搖修道意志。

世俗社會之法律是約束凡人向下墮落魔鬼的防範之法;佛規禮節是引導眾生向上成就佛道、昇華靈性的積極助力。

『舉頭三尺有神明』、『神目如電』、『人間私語天聞若雷』學修道必戰戰兢兢自持、慎獨,莫因一念之差而墮入魔竅。

三、佛規禮節之實踐:(學習佛規三個進程階段)

1、學習外在禮節-

藉禮節學習低心下氣,所謂『低心方為道』、『滿招損、謙受益』。

叩首時三寶齊用可漸進降服妄心妄念,改毛病、去脾氣、修個性、煉氣質、培德性。

培養面對逆境時自我要求之忍耐力,低心下氣可訓練吃苦耐勞忍辱負重之精神。

學習諸佛菩薩精神,感恩懺悔,感念天恩師德浩大。

出告反面之倫理觀念;初一十五獻香獻供乃感恩懺悔之表現。

日常生活中展現修道者之風範,行住坐臥皆應有修道人之道範與道貌。&注意事項舉例說明:

2、護持道場倫理綱紀-

尊師重道、承上啟下、尊前提後、放下我執、我慢之心,方能環環相扣,整體運作,如齒輪之運轉。

修道人要內外如一,在道場中能誠心敬意的敬老尊賢、禮讓無爭,才是以身示道、將道落實生活中。

六袓壇經:『常見己過,與道即相當。』「推功攬過」乃建立和諧道場的第一要務;『爭功諉過』卻是道場之脫序、危殆之亂源。

道場倫理綱紀不彰,法船堪危、眾生堪憂、自身堪慮,修道辦道只是自欺欺人罷了。

3、內德成就修養-

師尊慈示:『內盡其誠、外盡其禮、正心修身、成己正人;化挽劫運,咸登聖域』。

反省懺悔、自我觀照、迴光返照、智慧朗現。

六袓壇經:「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佛堂禮節、三清四正、五戒、十五條佛規等修辦道細則,乃是天之戒律、成佛之天梯。

四、結論:

1、佛規禮節乃是規範修道人之身心言行、嚴肅道場倫理綱紀,進而藉以洗滌身心,顯現自性如來,成就自我,彰顯道之尊貴。

2、佛規禮節謹守之,則可提升修道人之內德。時久日深,便成為習慣,瞭解佛規皆是人之本份,遇考便可輕易過關。

3、關法律主云:『佛規乃是天戒律、謹守佛規前途追;』

                            『修道不將佛規守、憑何修養登天梯。』以敬,而能安人。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天道普傳
    全站熱搜

    仕仁cyj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