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景色-7-.jpg  

真正的修道人  編輯:陳永仁

       ☉現代科學登峰造極,創造了高水準的物質環境,但是人們卻一心講究功利主義,不問社會安否,只圖自己安逸,趨心於名利,你爭我奪,造成了世界毀滅的危機,舉世動蕩,人們只知其利而不知其害,不知蒼生萬靈命在旦夕,全球萬物正面臨毀滅的危機。

       ☉修道人應該秉持著孟子所說的「天下溺,援之以道」的胸襟,挺身而出,負起這救世救民的急務,正如曾子所說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古聖仙佛在世時,捨了自己的榮華富貴,一心只為救世救人,因此眾生感恩,為之建廟立祠,衷心敬仰。

  現在讀書人很多,但是沒有成為聖人,沒有人紀念他,只因為他只知道為自己打算,而沒有恩於別人,因此與草木同朽,孔子說「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這世界上一切事情,沒有一樣是真實的,唯有聖人所說的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才能留芳萬古。

  修道人想要萬古留芳,最要緊的是培養健全的人格。有健全的人格,才有健全的事業。如果人格不健全,隨時都有身敗名裂之患。為人首先重根本,而後達其用,方可為完整之人。

  孟子曰:「仁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仁字二人合成,一真人一假人,一靈性一肉體,一為體一為用,二人合一,人才完整,故曰:「性在人在」;如果二人分開,則「性去人亡」;二人合成,才能借假修真,率性而行,就是道。

  孔子的人生思想,認為仁道應該是人們一生努力的目標,是人生命最高的實現。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一日指天下所有的人,人人能克己復禮,天下自然均歸仁。修道人要如何實踐仁道呢?

  孔子說:「剛毅木訥,近仁」,又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求學方面,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凡事不要盲從,不可隨聲附和,邪說流言,止於智者;而且還要勤勞學習,由博反約,子曰「學而時習之」,又曰「博學於文,約之以禮」

  做人方面,孔子說:「唯仁者,能愛人。」愛人者必能自愛,愛人者人恆愛之。修身方面,要復禮,要忠恕,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大學云:「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待人方面,要恭、寬、信、敏、惠。

  子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事親方面,要出於至誠,要敬親、順親之志,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

  孝經上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以上所列,孔子對仁道的推崇,無所不備,孔子認為一個人想達到仁的境界,應當各方面都要有修養,並且能腳踏實地將道德實踐於生活之中。

  孔子又說:「人有五種,有庸人、士人、君子、賢人、以及聖人。」此乃是以其心志及其所作所為而分別出來的。

  所謂庸人者,六根為物慾所誘,心中不存慎終之念,口中不出訓格之言,不擇賢以效法,不力行以自立,不知根本,從物所流,不知所執者。

  所謂士人者,有自定的心思,有品格,有專長,雖不能備百善之美,知不貪多,只求精明;言不多說,只求實踐;行不苟且,必求篤實。富貴不能淫,貧踐不能屈。所謂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義在身而不自滿,思慮通明而不自專,篤行信道,自強不息,遇事不敢急進,甘居人後者。

  所謂賢人者,勤修道德於內外,行事必依規繩,謹言慎行,言行足以為天下法,道德足以化百姓。所謂聖人者,道德合於天地日月,參贊天地之化育,窮萬物萬事之始終,百姓皆受其惠。

  古今歷代聖真仙佛都是人修成的,修道人如果立志做聖賢,將來就一定成就聖賢,當然對於以上孔子所說的每一條道德,都要實實在在的實踐在日常生活中,如此修行,必能道成天上,名留人間,萬古留芳,這樣才是一個真正的修道人。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天道普傳
    全站熱搜

    仕仁cyj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