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jpg  

修道的人生觀  整理陳永仁

一、前言:

    目前我們的社會出現了許多現象

  ◎我們的大廈越來越高,我們的心靈殿堂越來越矮。

  ◎我們的高速公路越來越寬,我們的心胸視野越來越窄。

  ◎我們花費的錢越來越多,我們擁有的快樂越來越少。

  ◎我們仁義道德說的太多,然而我們的善行付出太少。

  ◎我們學會如何生存,卻不瞭解何謂生命。

  ◎我們有能力分裂原子,卻沒有辦法消滅偏見與傲慢。

  ◎這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我們的價值觀被扭曲,我們的心靈似乎也被思想垃圾污染了,人的價值也減弱了。

  ◎如何去除思想上的垃圾,走出迷霧般的人生旅途,不白來人世間,就要建立修道的人生觀。

二、何謂修道的人生觀:

  ◎人生觀是人對於自己生活所抱持的想法及處世的態度。修道人必須具有正向的人生觀念,用積極、正面的態度面對人生各項問題,這樣的信念與態度,才可能支持他經歷生命的起伏和歷練,而且還能從容悠遊,將生活各種狀況視為享受。

  ◎正向的信念要內化成自然流露的習氣,須要持續的自我提醒與訓練。佛法告訴我們,人要「正知正見」,才不會迷失。一個能夠享受生命的人,相信他會很有生活智慧,能夠從平凡中見出趣味,能夠用心念化苦為甘。

三、修道自律的工夫:

  ◎上天給每個人一段時間,也許長短不一,我們稱之為「人生」。有人越走越寬,我們稱之為「康莊大道」,也有人越走越窄,我們稱之為「羊腸小道」,甚至「走投無路」。如何才能讓我們的人生旅途越走越寬,真正成為一條康莊大道呢?其實不難,就是要注重人生的修養與心靈的成長,更重要的是要把妨礙自性發展、影響人際關係的四樣因素揪出來,那就是脾氣、毛病、私心、偏見。

1、脾氣:

一個人如果動不動就發脾氣,那他的人際關係一定不好,身體也一定不建康,發脾氣身體會產生毒素,進而影響健康,頭腦也會不清楚,這時所做的任何決定,通常也是不理智的。所以生氣其實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人生氣的時候最好讓自己先和緩一下心情,先來個深呼吸,問問自己,我要選擇當情緒的主人,還是奴隸?

事情因為生氣就能改變嗎?既然生氣不能解決問題,憤怒又只會造成害人的毒素,何妨先冷靜再見機行事,才不會後悔。平時我們也要多開闊自己的胸襟,包容別人的錯誤,學習我們老祖師:「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多體會彌勒佛的訓示:「有人打老拙,老拙先倒了,有人罵老拙,老拙嘻嘻笑,若涎吐臉上,任他自乾了,我也省力氣,他也免煩惱。」這樣久而久之,自然就不容易生氣。

2、毛病:

有一次法會,老師就問:「徒兒你們好不好啊?()你們都在輪迴,明師一指已然超生,可是宿習不改,就是在輪迴!」一個人的習氣毛病不改,它就會影響你一輩子,就好像你明知路上有坑洞,可是卻不由自主的會踩進去一樣,結果一定是摔個四腳朝天,更嚴重一點還有可能讓你喪命,所以對於不好的毛病一定要盡力改掉。

像有人就有遲到的毛病,所以常常讓對方氣得半死,自己心情也很差,除了不歡而散還賠掉信用,真的是很糟糕!雖然明知道自己有這個毛病,可是卻一直放任著,直到有一次被放鴿子,才徹底反省,下決心改掉這個毛病。所以,有人說脾氣毛病難改,其實只要有決心、有毅力,就一定能改變。

3、自私:

自私的人凡是只想到自己,表面上是自己受益,事實上受害最深的人是自己。因為這個世界是相對的,就像對山谷喊話一樣,你喊出什麼,它一定回你什麼。你對別人自私,別人絕對加倍奉還給你。所以,到最後受害最深的一定是自己。

4、偏見:

對人不能有偏見,就好比戴著有色眼鏡看人,永遠看不清真相。因為人是會變的,舉個例子來說:你臉上有一個污點,我看到了,這是正確的。哪天,你主動把污點去 掉了,我還認為你臉上有污點,請問那個污點在哪?不在你臉上,而在我心裡,那就是偏見、成見。對人有偏見、成見,會讓自己不受歡迎,並會錯失與生命中的貴人相識的機會。所以我們不可對人有偏見、成見,因為沒有人是十全十美。

人,不管修與不修都要走人生路,那修與不修結果一定不一樣,所以我們一定要修改我們自己,把不好的地方改掉,把好的行為持續做下去,才能走出人生的康莊大道。

四、如何建立修道的人生觀

1、修道要懂得內省、真誠學習:

曾子「吾日三省吾身」,顏回「四勿」,都是時時觀照自己,如發現自己的過失必定立刻修正腳步,改過向善。六祖壇經云:「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又言:「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內省功夫,可在每晚就寢前,眼睛八分閉,二分開,想想今天從眼睛張開,到當前眼睛閉上,存過什麼心?說過什麼話?做過什麼事?有沒有存錯心、說錯話、做錯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這樣每天做,久了,不但助長記憶力,對心境的提昇與自我的修持更有助益。

老師說:「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是學習。」除了內省的功夫外,我們也要注重學習,而且不只是學習,而是要真誠的學習,所謂「真誠的學習就是學了什麼,回去就要真的把它做出來。」這樣的學習才對我們有意義。

2、常存感恩的心:

人自呱呱墜地,即不斷承受各種恩澤,諸如天覆地載恩,日月照臨恩,國家栽培恩,父母養育恩,師長教導恩,朋友切磋恩,在在都是恩。一個人不可能不需要別人的幫忙,而單獨活在世界上,古人云:「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就是日常生活的食、衣、住、行,也是許多無名的人,所共同努力完成的,所以我們要感恩一切的人事物,才能與天地萬物永保和諧。

3、要積極樂觀:

同樣一件事,因為看的角度不同,結果也會大異其趣。有一則故事是這樣,有一家公司派兩個業務到非洲考查,結果第一個業務看到非洲沒人穿鞋子,就打電話對總公司說,這裡沒有商機,因為這裡沒有人穿鞋子。

另一個業務員,看到非洲的人都光著腳丫子,就興奮的對總公司說,這裡有大好商機,因為這裡的人都沒有穿鞋子。請問這兩個業務,哪一個會被公司重用?角度不同,結果就不同,所以我們一定要正面看事情,並且要積極努力,事情才會如我們所願。結果也才會朝正面發展。

4、要能快樂付出:

仙佛云:只有奉獻沒有條件之謂慈;

         只有犧牲沒有自己之謂悲。

     只有義務沒有權利之謂喜;

     只有付出沒有佔有之謂捨。

欲達菩薩四無量心的境界,需要慈悲歡喜的付出。愛心付出就好像噴灑香水,當我們還沒灑出香水前,一定會先聞到香水的味道。活佛老師云:「天下快樂何其多,無窮快樂只有一個,那便是捨己為人。」

 四、結語:

最後用一則故事跟大家分享-有一位居士,在海邊碰到一位禪師請求開示,禪師即刻在海邊抓了一把沙,放在手中,然後在手上那把沙上,再放一粒沙,將它灑在沙灘上,讓這位居士去找出最後放在手上的那一粒沙,結果當然不容易找出來。

接著,這位禪師又抓了一把沙放在手上,然後再由口袋拿出一顆珍珠放在沙上,將它灑在沙灘上,讓這位居士去找那顆珍珠,結果很快就找出來了。禪師開示:在芸芸眾生之中,如果沒有獨特之處,沒有真正的功夫,手上的沙和沙灘上的沙又有何區別呢?為何不把自己轉變成一顆珍珠,讓生命的價值與眾不同呢?

培養正確的修行人生觀,善用我們的智慧水,激發我們內在的潛能,立功立言立德,在有生之年,活的真、活的善、活的美,從短暫中創永恆,從平淡中求驚奇,如此才不白來人世、虛度光陰。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天道普傳
    全站熱搜

    仕仁cyj19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